18564280928
1.基本情況
1)基本數據
該井為高淺南區一口油井。2005年4月投產Ngl的33#層。該井日產液107t,油7.8t,含水量92. 7%,動液面561m。
油層套管D139. 7mm×2693. 05m;射孔井段:2080.6~2083. 8m;人工井底:2678. 95m。
2)作業目的
為提高該井產量,換250m³/d電泵進行提液。
2.監督要點
1)井筒刮削工序
重點監督下井刮削器的質量、重點刮削井段、刮削方式。
2)模擬通井
通井規規格要滿足設計要求,下井鉆速、通井深度符合要求。
3)下井管柱的檢查
油管下井前的檢查事關重大,應逐根詳細檢查,從本體到接箍、從兩端螺紋到內通徑、從外表到內壁,真正實現三過手,決不能走過場。
4)電泵的下井過程
定時檢測電纜的絕緣性、管柱與電纜的下放速度、電纜卡子的使用、井口小件落物的預防。
3.過程監督
井筒準備:洗井、起抽油桿、起D70mm整筒泵、軟探砂面、刮削、通井。以上這些工序在施工中全部符合施工設計及作業監督要求,未發現異常情況。
下電泵作業的過程:由電泵廠家人員連接大、小扁電纜及電泵機組,機組下井前地面測量絕緣電阻正常。后下電機+保護器+分離器+電泵+ D73mm平式油管1根+單流閥+D73mm平式油管1根+斷銷式泄油器+D73mm平式油管105根(帶電纜)+D73mm外加厚油管104根(帶電纜),坐井口。
下油管過程中每下10根測量一次電阻,完井測量絕緣電阻正常。
1)井場布置
井場物品擺放及修井設備的擺放,應滿足電泵作業的施工要求(電纜滾筒支架的位置、井架懸掛電纜導向輪的位置、電纜導向輪與電纜滾筒的方向是否保證一致、井口與電纜滾筒距離大于8m等),如圖1-21左所示。
2)工用具的使用規范
因下電泵井口作業復雜,施工人員既要常規的起下管作業,又要固定捆綁電纜,使用的小件工用具很多。監督施工過程中防止小件工用具落井,也是此項工序監督不可忽視的,如圖1-21右所示。
圖1-21 電纜滾筒及井口小件工具
3)下鉆速度及平穩性
控制下油管的速度,下管速度不得超過5 m/min,平穩下放管柱。下鉆速度過快或下鉆時管柱晃動較大,都有可能碰傷電纜,造成電纜絕緣電阻不達標,如圖1-22所示。
圖1-22 下電潛泵管柱及井口電纜
4)金屬扶正器固定(單聯卡子、雙聯卡子)
因此油田下電泵的井多是D139. 7mm套管,套管壁與電泵管柱會產生比較大的摩擦,致使普通的電纜鋼片卡子往往會松動或被刮掉落井,很容易造成管柱卡鉆或電纜、油管起出時不同步。所以在作業中要求每根油管的中部,先用電纜鋼片卡子將電纜卡緊,再用單聯金屬電纜扶正器包裹,然后用銷釘卡緊固定。并且在每兩根油管的連接接箍兩端,裝雙聯金屬電纜扶正器包裹電纜后,銷釘卡緊固定,如圖1-22所示。
5)井口安裝
電泵管柱到位后,安裝井口時,必須專人指揮,防止碰、擠電纜。
4.案例提示
(1)監督方案的內容涵蓋了作業全過程,并突出了重點工序和關鍵工序。
(2)組織協調施工單位和輔助施工單位,避免出現失誤。
(3)現場監督細致、嚴格,保證了施工進行的順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