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4280928
1.油井基本情況
1)基本數據
該井油層套管D139. 7mm×2922. 26m;生產井段:2542.6~2829. 1m;人工井底:2899. 97m。目前采用抽油機生產,產液量達到20t/d,油量13 t/d,含水35%。
2)施工目的
該井前期酸化后,動液面1740m,為提液增產,準備下入排量為50t/d潛油電泵,考慮該井抽油機生產時,套壓較高,故將電泵機組下至2400m,防止氣體影響。
電泵井井下、地面情況概況如圖1-18所示。
2.事故原因分析
1)事故的發生
該井2002年4月9日晚23:00,在下入完井油管至1310m時,井口傳來的一聲巨響,一個碩大黑影從距井口20m處飛起砸在作業井架上,井架前后搖晃數次才慢慢穩定住。現場人員驚愕過后,才發現那個碩大的黑影竟然是電纜滾筒(如圖1-19所示),而巨響則是電泵機組和1300m的油管掉井發出的。
圖1-18 電泵井井下、地面情況概況
圖1-19 變形的電纜滾筒
2)事故原因分析
經查證,發現下入的第142根油管接箍開裂如圖1-20所示,最終導致了這次事故的發生。
圖1-20 裂開的油管接箍
油管接箍開裂的原因,與日常的油管使用管理關系甚大。
(1)平時下井油管用液壓鉗上扣扭矩過大。
(2)起管卸扣時,由于油管螺紋太緊卸不動,則用大錘頻繁猛擊。
(3)油管在含硫井況服役,有氫脆現象。
(4)下井前,對油管逐根檢查不到位。
3.處理措施
(1)軟撈井下油管魚頂上部的全部電纜,并打撈干凈。
(2)撈取井下油管及電泵落物。
(3)逐根詳細檢查下井的油管完好狀況,不合格的要及時更換。
(4)化驗確定油井含硫情況,確定后,全井更換抗硫油管及設備。
4.案例提示
(1)管柱下井前,必須做到對電泵組系統、油管(本體、接箍、螺紋)、電纜(本體、接頭、卡子)、井口進行詳細檢查,確認全部合格。
(2)上扣時,螺紋要涂油潤滑,執行規定扭矩標準,嚴禁超大扭矩上扣;同時油管卸扣嚴禁大錘猛擊。
(3)若井內有硫化氫,則全井應使用抗硫管材。
(4)以上內容均應在監督方中案體現,并在施工中落實。
(作者稿費要求:需要高清無水印文章的讀者3元每篇,請聯系客服,謝謝!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