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4280928
1.基本情況
該井于2000年3月10日轉入原鉆機試油,4月5日下入APR全通徑測試工具+射孔槍對3698.5~3916. 5m井段進行一次射孔測試聯作,共進行了9開9關的修正等時試井,結論為氣層。2000年4月測試靜壓為73.134MPa,預測在生產壓差為5MPa時的產量為2.38×107m3。4月25日試油結束后,下橋塞至3650m并注水泥塞,水泥塞灰面為3335. 0m;換裝井口KQ78 -70型采油樹。
2000年5月完井試油后一直關井,未投產。為了滿足西氣東輸供氣的需要,該井需鉆開3335.0~3650. 0m處水泥塞和橋塞,然后下完井管柱投產,生產原射孔井段3698.5~3916. 5m,總厚度217. 5m。該井作業前的井身結構如圖1-45所示。
圖1-45 井身結構圖
2.監督要點
(1)監督設備在防噴功能上必須滿足的要求。
(2)不同規格的井段,采用相應規格的磨鞋或鉆頭進行鉆磨。
(3)打開氣層前,務必做好防噴準備工作。鉆松橋塞打開超高壓氣層后,要關井充分循環,返出泥漿經節流管匯和泥漿氣體分離器分離,循環脫氣。加密檢測泥漿性能,及時調整泥漿密度,循環兩周后,觀察是否有氣侵現象,一旦發現氣侵立刻采取相應措施。
(4)下完井管柱前,分別刮削套管內壁,以防大直徑工具下井遇阻。
(5)根據以往的井史資料,當前泥漿密度為2.20g/cm3時,在打開橋塞后,下部井段很可能會發生井漏。因此在鉆磨橋塞管柱和下追橋塞管柱中配接投入式止回閥,而沒有使用箭型止回閥,以免出現井漏。
(6)高壓氣井發生井漏時,常伴隨泥漿氣侵現象,這時要采取小排量(減小漏失速度)關井循環,替出井筒內氣侵泥漿,使用除氣器使氣侵泥漿脫氣。
(7)高壓氣并發生井漏后,準確測定漏失速度是確定下部堵漏方案和選擇堵漏材料的重要依據,應通過小排量循環觀察動態漏速和停泵觀察靜態漏速的方法全面了解漏失情況。同時結合以往井史資料采取分級調整泥漿密度和選擇合適的屏蔽暫堵材料等措施控制漏失和氣侵,切實做到不漏不噴。
(8)鉆具組合與套管環空間隙較小時處理井漏等復雜情況,應定期活動管柱,以免出現新的復雜情況。
3.過程監督
1)設備配套改造
考慮到XJ1000修井機設備配套的現狀,需要對設備進行一定的改造升級才能滿足高壓高產氣井作業的特殊需要。
(1)為滿足安裝雙閘板防噴器2F235 - 70和單閘板防噴器F235 - 70組合的需要,使用6m空高的新鉆臺。
(2)為滿足備修井泥漿250m3(密度:2. 20g/cm3,粘度:60~ 80s)和另外多備100m3密度為2. 30g/cm3的重泥漿的需要,對泥漿循環系統進行了升級改造,泥漿罐總容量達到450m3;泥漿循環系統配備了泥漿液位總量報警系統,以便及時發現溢流和井漏;為了保證快速均勻配置加重泥漿,在加重泵前配備了氣動加灰裝置;為了保證加重泥漿隨時處于均勻備用狀態,每個泥漿罐上配備了兩臺15kW的防爆電機攪拌機。
(3)在內防噴工具方面,除按常規配備了旋塞外,還在每趟管柱中配接了單流閥(投入式止回閥)。
(4)按照鉆井配套要求,為防噴系統遠控房配備了獨立的壓風機,在放噴管線出口處安裝了自動點火裝置。
2)施工簡況
(1)施工準備:油套放壓,不出液氣,按施工設計要求對各部位進行試壓。
(2)置換井筒失效泥漿:由于原井套管中死漿比較多,且性能較差,密度粘度切力均較大,導致磨鞋水眼堵死,決定先下光鉆具組合替出原井中的死漿。
(3)鉆塞。
①D177.8 mm套管內:下D147mm高效平底磨鞋鉆磨管柱(帶投入式止回閥)至3333. 39m,鉆水泥塞至3382. 6m,正循環洗井,對全井筒試壓20MPa,30min不降。
②D121mm套管內:下鉆磨管柱(D102mm高效平底磨鞋+鉆鋌18根+投入式止回閥+鉆桿),加壓10kN,鉆磨至3649. 6m,鉆磨井段3382.6~3649. 6m。
(4)鉆磨橋塞。
D102mm鉆頭鉆磨管柱和橋塞。鉆磨井段為3649. 60~3650. 02m,進尺0.42m;正循環洗井;起鉆磨管柱檢查PDC鉆頭磨損情況,鉆頭完好。
下D102mm平底磨鞋鉆磨管柱至3551. 13m遇阻加鉆壓40kN,上提掛卡100kN,活動多次未通過;對3551. 13~ 3650. 02m井段進行劃眼;鉆磨橋塞,鉆磨井段為3650. 02~ 3650. 14m,鉆磨14h,橋塞松動,并下追1m。
下追橋塞:關井正循環泥漿,循環深度3646m,無異常顯示;下追橋塞至3695. 86m(射孔頂界3698m);正循環泥漿,起鉆至3354. 55m,靜止觀察,無異常顯示;下鉆至3695m,正循環洗井。
(5)測漏速。
循環下追橋塞至3900. 00m,漏失泥漿2m3;上提管柱至3898. 34m關封井器,通過泥漿氣體分離器開泵正循環,打入泥漿3m3,環空不返液;正循環洗井1h,共打入2.17 g/cm3泥漿21. 6m3,漏失18 m3;地面循環調整泥漿相對密度為2. 17~2.15,4h環空灌漿漏失5.5 m3;調整泥漿相對密度至2. 15,正循環洗井1.5h,深度3898m,泵壓8.5MPa,排量252 L/min,粘度57s,共打入泥漿12.5m3,返出泥漿(相對密度2. 05~2.10)6m3,出口有氣泡,漏失6.5m3;正循環洗井(關封井器進泥漿氣體分離器)5h,深度3898m,泵壓9. 1MPa,排量258 L/min,打入相對密度2.15,粘度57s泥漿,返出泥漿相對密度2.14~2. 16,漏失10m3(其過程中進出口液面無變化,有輕微氣侵現象);靜止觀察,不溢;循環灌泥漿5 min,泵壓9.1MPa,排量240 L/s,相對密度2.1,粘度57s,漏失泥漿1.44 m3;靜止觀察,不溢;循環灌泥漿7 min,泵壓8.8MPa,排量222 L/min,相對密度2.15,粘度57s,漏失泥漿1. 4m3;起鉆至3800. 04m,1h灌液2m3;每0. 5h環空灌泥漿一次,8h環空漏失泥漿5.6m3,累計漏失泥漿52. 94m3。
(6)堵漏。
下追橋塞:地面調配相對密度2. 15屏蔽堵漏泥漿100m3,循環屏蔽堵漏泥漿,深度3949m不漏,起下追橋塞管柱。
(7)套管刮削。
下D177.8mm套管刮削器+D150mm通徑規管柱,對D177. 8mm套管刮削、通井、洗井;下D121mm套管刮削器+D102mm通徑規管柱,對D121mm套管刮削、通井、洗井。
(8)完井。
下完井油管柱;拆封井器,裝采油樹,試壓;反替相對密度1. 40有機鹽完井液。
4.案例提示
(1)類似重大施工項目要嚴格按照審批過的施工設計進行現場施工,確需調整設計內容和采取特殊措施的,必須履行相應的審批程序。
(2)對于鉆磨已射開高壓、高產氣層上的橋塞、水泥塞作業,要把井控工作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
(3)對于已射開的高壓、高產氣井,進行作業施工,必須在施工前落實各種工況下的應急預案。在日常管理中,要嚴格要求作業隊伍扎實有效做好各種工況下的應急演練,確保萬無一失。
(4)施工前,現場監督人員必須認真吃透施工設計,查閱有關井史資料,爭取做到對可能出現的復雜情況防患未然,任何工序施工都要考慮周全,一旦出現異常情況要做到心中有數,能夠從容應對。
(作者稿費要求:需要高清無水印文章的讀者3元每篇,請聯系客服,謝謝!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