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4280928
1.基本情況
(1)該井是2006年6月射孔完井的油井,從該井生產情況看,該井富含伴生天然氣,共產原油906t,產水178t,產伴生氣163.9×104m3,今年3月后,該井已經不產氣、只產水,4月12日井卡停,于是擬訂用封竄管柱封堵該井上部2個氣層,回采下部6.3m,3個油層,即打撈出下部可撈式橋塞后再實施封上采下,設計完井井身結構圖見圖2-33。
(2)基礎數據見表2-35,施工前井身結構如圖2-34所示。
表2-35 基礎數據表
圖2-33 設計完井井身結構示意圖
圖2-34 施工前井身結構示意圖
(3)施工目的:調層堵水。
2.監督要點
(1)油井主要生產天然氣,井控方案、設備要齊全,做好防噴工作,有各種可操作性強的應急預案;循環壓井,洗井。
(2)在產氣井內打撈、坐封封隔器,需多次使用大外徑工具在井筒內作業,管柱運動速度要緩慢,避免對射開井段的抽汲作用。
(3)工程設計中要求連續沖砂,沖砂施工前將設備、管柱組合重新檢查。
(4)下封隔器管柱要丈量準確,誤差不超過±3m。
3.過程監督
(1)該井按正常堵水施工程序施工,起出井內油桿、油管后,沖砂通井至1342m,未發現有砂。
(2)下專用撈筒打撈橋塞封隔器,沖洗打撈深度1344m,一次打撈成功,撈出Y541-152橋塞封隔器。
(3)因下部油層未生產,該井以前油層無出砂歷史,未按方案要求進行下管柱沖砂至人工井底。
(4)直接下Y241封隔器+D101mm油管10m+Y211封隔器卡封管柱,并一次封堵成功。
(5)下泵至1457m遏阻,起出下泵管柱,打撈出丟手卡封管柱后重新對1457~1622m段沖砂,油井無漏失,返出大量綠色泥質粉砂。2h復探砂面合格。
(6)重新下丟手卡封管柱,到預定位置,反復坐封均不成功,經研究起出檢查封隔器,管柱起出后發現封隔器安全接頭脫落,封隔器掉在井內。
(7)打撈出封隔器,經檢查發現Y241封隔器銷釘強度不夠,撈出的Y211封隔器有地層砂。重新下沖砂管柱,探砂面有40m砂柱,沖砂至井底。
(8)根據現場情況判斷,出砂井段為上部氣層,吐砂量大于4m3,現場監督人員及施工隊伍認為,氣層套管支撐強度下降,再次下丟手卡封管柱封堵,可能不能順利坐封或坐封后不能拔出,不利于今后生產和修井作業,提出實行擠灰封堵油層。建議提出后上報方案主管部門,經技術專家討論采納了此方法,油井順利施工完井。
(9)本井施工中作業監督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①封隔器坐封出現問題能及時發現,并對起出的封隔器進行觀察檢驗。
②要求用標準通井規通井后,為了避免抽汲出砂,實行了沖洗打撈。
③打撈及下封隔器管柱前嚴格要求施工隊伍通井,并建議選擇可退式工具打撈,避免井下事故。
④發現施工中出現問題,及時反饋信息。
⑤富含氣井施工堅持全過程在現場旁站監督。
⑥及時與施工方及工程設計施工主管部門溝通,參與施工方案的改進變更。
4.案例提示
(1)施工方案是成功的前提,地質方案中對油層及其他工作層位的認識特別重要。如果認定油層不出砂,則原施工設計用封隔器封堵可行,若油層出砂,可能造成機械封堵管柱無法順利拔出,而改用擠灰封堵油層。
(2)現場把關不嚴,由于封隔器質量問題及管柱組合問題造成事故,打撈中又擴大了事故。
(3)監督人員有監督方案,但重點不突出,關鍵部位又未能發現問題,對事故負有相應責任。
(作者稿費要求:需要高清無水印文章的讀者3元每篇,請聯系客服,謝謝!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