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4280928
巖石的力學性質
用炸藥爆炸來破碎巖石是爆破工程的主要內容,而炸藥爆炸加載于介質的載荷是沖擊載荷,屬于動力學范疇。因此,必須對巖石的動力學性質進行研究。沖擊載荷能使介質中產生波的傳播,這種波在介質中統稱為應力波。研究巖石動力學性質,首先應研究載荷性質、應力波性質及其傳播規律。
2.1.2.1 炸藥爆炸的載荷性質
根據介質的應變速率(見表2—2)、沖擊速度或加載速度的不同,載荷性質可分為動載荷和靜載荷。
表2-2載荷狀態分類
應變速率是指應變隨時間的變化率;沖擊速度是指試件一端質點相對于另一端質點的運動速度;加載速度是指應力隨時間的變化率。
由表2—2中可看出,炸藥爆炸時周圍巖石的應變速率達104以上,屬于動載荷。礦巖受到爆炸作用時,其力學特性為動力學特性。
2.1.2.2 巖石的波阻抗
巖石密度p與縱波在該巖石中傳播速度C的乘積,稱為巖石的波阻抗。它有阻止波傳播的作用,即所謂對應力波傳播的阻尼作用。實驗表明,波阻抗值的大小除與巖石性質有關外,還與作用于巖石界面的介質性質有關。巖石的波阻抗值對爆破能量在巖體中的傳播效率有直接影響,即炸藥的波阻抗值與巖石的波阻抗值相接近(相匹配)時,爆破傳給巖石的能量就多,在巖石中所引起的應變值也就大,可獲得較好的爆破效果。
2.1.2.3 巖石的彈性與塑性
巖石在外力作用下產生變形,其變形性質可用應力一應變曲線表示,如圖2-1所示。根據變形性質的不同,可分為彈性變形和塑性變形。彈性變形具有可逆性,即載荷消除后變形跟著消失,這種變形又分為線性變形和非線性變形兩種。當應力值在比例極限之內時,應力與應變呈線性關系,并遵守胡克定律;當應力值超過比例極限時,則進入非線性彈性變形階段,其應力一應變關系不遵守胡克定律;當應力值超過極限抗壓強度(峰值)時,脆性材料則立即發生破壞.而塑性材料則進入具有永久變形特性的塑性變形區。塑性變形是不可逆的,載荷消除后,部分變形將永久保留下來。但是,巖石與其他材料不同,在彈性區內,應力消除之后應變并不能立即消失,而需要經過一定時間才能恢復,這種現象稱為巖石的彈性后效。在彈性后效沒有消除之前,如果重新加載,巖石就會出現如圖2-2所示的應力一應變曲線,其中加載與卸載圍成的環形,稱為巖石的彈性滯環。巖石破壞前不產生明顯殘余變形者,稱為脆性巖石。鐵礦山、有色金屬礦山的礦巖,大多屬于脆性巖石。
圖2-1巖石的應力σ-應變ε曲線
圖2-2反復加載與卸載的應力σ-應變ε曲線
2.1.2.4 巖體在爆炸沖擊載荷作用下的力學反應
巖體在爆炸沖擊載荷作用下產生一種波,通常稱為應力波或縱波,它在巖體中傳播能引起巖體的變形乃至破壞。這種動力學反應的特點是:
(1)炸藥爆炸首先形成應力脈沖,使巖體表面產生變形和運動。由于爆轟壓力瞬間高達數千乃至數萬兆帕,會在巖體表面產生沖擊波。爆轟壓力的特點是突躍式上升、峰值高而作用時間短,并隨著沖擊波的傳播和衰減而變成應力波,如圖2-3所示。
圖2-3炸藥爆炸形成的應力波δ隨時間t變化曲線
(2)巖體中某局部被激發的應力脈沖是時間和距離的函數。由于應力作用時間短,往往其前沿擾動才傳播了一小段距離而載荷已作用完畢,因此,在巖體中產生明顯的應力不均現象。
(3)巖體中各點產生的應力呈動態,即所發生的變形、位移和運動均隨時間而變化。
(4)載荷與巖體之間有明顯的“匹配”作用。在炸藥與巖體緊密接觸的條件下爆炸時,爆轟壓力值與作用在巖體表面的應力值并不相等。這是由于介質或巖體的性質不同,在不同程度上改變了載荷作用的大小。換言之,由于加載體與承載體性質不同,匹配程度也不同,從而改變了作用結果和能量傳遞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