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4280928
1.基本情況
2006年5月28日,L9-110井新井投產時,采用油管輸送一次定位射孔施工,坐封投棒點火后,因井口壓力高,沒有起槍身,關閉井口后,連接地面管線直接投產。
2006年7月16日,井內壓力下降進行下泵作業時,準備起傳輸射孔槍,打開井口,無溢流顯示,上提管柱時意外發現管柱遇卡,上提拉力到正常懸重四倍以上(約500kN),也起不動油管,多次提拉無效。
具體射孔數據見表2-3。
表2-3 射孔數據表
下井槍身及管柱如圖2-2所示。
圖2-2 下井槍身及管柱
2.監督要點
(1)查找卡鉆原因,重點考慮以下面兩個原因。
①射孔槍聚爆卡阻。
②防噴生產過程中,地層出砂(或其他)掩埋管柱致卡。
(2)實現順利解卡。
盡可能實現活動解卡,避免倒扣、套銑大修作業。
3.過程監督
1)卡點計算
根據現場條件,采用拉伸法對卡點位置進行估算,確定卡點深度。
根據虎克定律
L=E·F·λ/P
式中L-卡點深度,m;
λ-油管平均伸長,cm;
P-油管平均拉伸拉力,kN;
E-鋼材彈性模數,kN/cm2;
F-管柱環形截面積,cm2。
此處E=2.1×102(kN/cm2)
P= 66.7(kN)
F=π(R2-r2)=3.14×(7.32-6.22)/4=11.67(cm2)
現場進行3次測量,上提管柱拉力表讀數分別達到100kN,150kN,200kN,300kN,伸長差值分別為21cm,24cm,43cm。
而射孔井段為1188.6~1051. 2m,可推斷卡點位置在射孔槍身處。
2)解卡過程
(1)活動解卡、發現問題。
當拉力表負荷顯示450kN時,油管掛離開采油樹上平面162cm,反復3次,均無解卡跡象。但在露出的油管外壁上發現有白色液體順著管子外壁慢慢下滑,用手拈摸其粘度很大,有滑膩感,與水和完井液有很大的區別。
(2)分析問題。
為徹底摸清井內液體性質,找出遇卡真正原因,采用正循環洗井。在洗井過程中發現泵壓上升很快,但套閥出口沒有液體返出,泵壓升到10MPa時,井口有少量液體流出,繼續打壓,升到15 MPa,井口液體流量仍不大,繼續打壓,泵壓很快升到20MPa,停泵約10min,井口液體流量稍變大。反洗井,出現同樣現象。取液體樣品化驗。
化驗與分析見表2-4。
表2-4 樣品成分化驗單
經進一步分析,確定為鄰井注進的聚合物。
(3)繼續解卡,成功起出卡阻管柱。
聚合物粘附卡阻,槍身總長為137. 4m,瞬間高負荷上提解卡有很大困難,應采取有效解卡方式,上提一定負荷后停止一段時間,使槍身向上有一個拉力來克服周圍聚合物的粘附力,再突然下放,剪斷高分子鏈。多次活動,使粘附阻力逐漸降低,聚合物流動起來,達到解卡目的。
作業機上提負荷220kN,超過正常懸重一倍重量,停止15min,觀察拉力表變化,發現5min后拉力表讀數降了30kN。繼續上提,超過220kN后拉力表讀數又直線上升。快速下放管柱至原位置,再馬上上提負荷達220kN,停4min后,拉力表讀數降了40kN。重復上述操作,慢起快放直至油管正常懸重,解卡,遂起出全部油管。
起出的槍身,與聯炮圖對照,射孔彈發射率100%,槍身脹徑沒有超標,如圖2-3所示。
圖2-3 起出射孔槍實物
4.案例提示
(1)本井是新井射孔投產,因射孔后井內壓力高,沒能起槍而直接投產,可以等待壓力正常后,繼續完井下泵。
(2)現場監督與工程技術人員,對繼續施工中出現的異常情況進行分析,提出合理的處理方案,成功解除了故障。
(作者稿費要求:需要高清無水印文章的讀者3元每篇,請聯系客服,謝謝!在線客服:)